“空心化”挑战农村教育布局
■ 过去缺设备、缺老师,现在缺学生
■ 年轻教师尽管数量增加,但心态不稳,流失严重
■ 教育资源撒胡椒面,资金使用效率低,设施闲置浪费严重
农村中小学正面临“缺学生”的困境。
右卫小学有25名老师,但仅有3名学生——山西五寨县教育局普教科科长徐建忠告诉瞭望记者:梁家坪一贯制学校有39名老师,仅有33名学生;韩家楼一贯制学校有17名教师,仅有14名初中生。
《瞭望》新闻周刊近日在吕梁山、太行山部分贫困县采访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硬件水平大幅提升,但农村教育“空心化”现象却迅速加剧,导致农村中小学的学习氛围、年轻教师心态和贫困家庭教育支出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对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提出了新要求。
“过去缺设备、缺老师,现在缺学生”
在五寨县前所乡中心小学,上课时分,空旷的校园里看不到一个学生,整个教学楼内冷冷清清,听不到一点儿读书声。
“我们学校的硬件条件是很好的,有一栋现代化的三层教学楼,各种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除了缺学生啥都不缺。”校长李宝林说,学校现有29名教师,却只有1名一年级学生,无奈之下,学校只能办起幼儿园,让没学生教的老师当起了幼教。即便这样,也总共只有27个孩子。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楠木乡红星村小学,是一所只有12名一年级学生,1名教师的“微小学”(2015年9月,杨敏摄)
本刊记者走进右玉县右玉中学,正赶上下午第一节课下课,偌大的校园和三层高、拥有几十间教室的教学楼内冷冷清清。这是右玉县目前仅存的一所乡镇中学,学生数量已从最多时的10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97人,大多是留守儿童,或者来自父母残疾和单亲家庭。校长张世勋感慨:“现在农村学校建好了,有的比城里学校标准还高,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学生了。”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十几个贫困县采访发现,不少多轨制的农村中小学都已变成单轨制,一个班里只有几名学生,有的甚至连年级都不齐全。农村学校越来越没人气,不少学校已经很难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失去了学校应有的氛围。“过去缺设备、缺老师,现在缺学生!”一些农村中小学负责人说。
农村学生到哪里去了?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跟随父母进城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五寨县小胡会村村支书谷秉元告诉记者,他们村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外打工,全村一共50多个小孩,基本上都跟着父母,留在村里上学的只有5个。
即使没有打工时将孩子带在身边的条件,为了让孩子成才,越来越多的困难家庭宁可付出较高的生活开销,也要“咬牙”送孩子到城里接受教育。有的贫困家庭男人在外打工,孩子母亲进城“陪读”。岚县岚城镇前庄村一共有七八十个小学适龄儿童,其中五六十个都在县城读书,由家长陪读。
农村学校学生数量锐减造成了师生比偏高,普遍一个老师只教几个学生,有的学校甚至几个老师教一个学生,远高于城里学校。从表面上看,这更有利于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但实际情况却非如此。基层教师普遍反映,虽然教学的针对性是提高了,但推行课程改革的难度却加大了,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五寨县梁家坪一贯制学校,每个年级都只有一个班,里面稀稀拉拉坐着几个学生。六年级更是只有一名叫宇慧的女学生,五六个老师教她一个人。虽然是一对一授课,但12岁的宇慧告诉记者,她并不喜欢这样的课堂,觉得上课一点儿意思都没有,连个同学也没有,下课也没人和她一起玩,大多数时间只能一个人坐在教室里。
“因为缺少同学圈、朋友圈,有些孩子性格变得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主动与人交流,长期下去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性格养成。”该校的梁瑞卿老师说,“而且,课程改革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老师无法代替,缺少学生,也会导致课程改革难以推行。”
在本刊记者走访的多所农村中小学,教学氛围普遍比较沉闷,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互动,教学方式也很单一。“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与合作等能力的培养,但一个班就那么几个学生,分组讨论人都不够,学生怎么积极得起来。”平顺县芣兰岩乡小学校长王忠平说。
“没有存在感”,教师难稳定
近年来,一大批本科院校毕业生被补充到农村教师队伍中来,带动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都有了大幅改善和提高。然而,《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在教师队伍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年轻教师尽管数量增加了,但心态却不稳定,流失也很严重,大大弱化了年轻教师应该发挥的作用。
在记者走访的十多个贫困县中,特岗教师已经成为年轻教师最主要的来源,但这些教师毕业实习的环境和对工作的预期,都与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现状形成了巨大反差。很多年轻教师到岗后只能教几个学生,付出了很大努力,却很难出成绩,个人发展受到限制。不少年轻教师感到困惑、焦虑和悲观,个别教师甚至出现“厌教”情绪。
位于太行山区的芣兰岩中学原来有10名特岗教师,现在只剩下5名。“有的教师来时高高兴兴,工作后发现落差很大,感觉职业发展前景黯淡,干脆辞职。”芣兰岩中学校长傅进红说。
在吕梁山区的五寨县明德中学,1990年出生的特岗女教师王俊丽告诉记者,她大学毕业时在一所县高中当过临聘教师,班里五六十个学生,上课时有问有答,气氛活跃,而在这里只教3个学生,没有存在感。
一位农村中学校长说,他所在的学校,周五下午和周一上午开课就有困难。“外地老师周末回家要提前赶车,周一上午又赶不回来,有的老师要坐10多个小时车才能到家,确实很辛苦。”
部分基层教育系统干部表示,农村老教师教学水平虽然整体偏低,但都是本地人,起码留得住;现在年轻的特岗教师中,外地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面临择偶难、两地分居、孤独、想家等现实问题,来了就想尽快走,“走教”现象十分普遍,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教育资源亟待整合优化
坐落在吕梁山区的临县白家坪小学有一座二层教学楼,是村里最漂亮、最现代的房子。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了学生,课桌椅都堆在院子里,教室内晾晒着玉米等粮食,整个学校成了留守老人白继年的家。
这种人去楼空的情况在吕梁、太行山区并不是个案,大量校舍和土地被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发现,尽管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非常重视,资金投入也很大,但在调研的地区,却面临着教育投入低效问题,浪费十分严重。前几年,一些贫困县没有及时考虑实际需求的变化,大量新建校舍,等校舍建好了,学生却走光了,投入的资金白白打了“水漂”。
在记者走访的十几个贫困县中,学生数量仅有几个、几十个的学校、班级、教学点为数不少,且点多面广,非常分散。一些乡镇中小学明明只有十几个、几十个学生,也要占用一座庞大的校舍。一些基层干部坦言,除了学校的基础运行费用外,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等资金也还在不断向这些学校投入,这导致原本就有限的农村教育资金撒了“胡椒面”,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设施闲置浪费严重,难以发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应有作用。
忻州市五寨县梁家坪一贯制学校副校长王子明说,他们学校现在只有33个学生、39名教师,一年运行下来,仅供暖费等就要花费近10万元。
平顺县芣兰岩中学在短短5年时间,学生数量从227人减少到了68人,去年只招到24个学生,但投入却不能减少。“去年投入了15.1万元新建了食堂,校安工程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了教学楼,30台电脑还没怎么用就都老化了,今年还要花12万元购置22台新电脑。但再过几年,这里可能就没有学生了。”傅进红说。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村教育的实际需求已经出现分化。
一方面,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易地扶贫搬迁正在对农村教育造成冲击。目前,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的很多贫困县都在大力实施贫困农民搬迁进城。按照规划,许多贫困县到2020年城镇化率都将提高到80%左右,每个县将有数万农民进城,大量适龄儿童也将跟着进城,这将进一步加剧农村教育“空心化”。
另一方面,前些年由于农村教育落后引发的“进城择校”现象已经在很多地方形成了“跟风”,主动进城择校的农村家庭在增多。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即使放开二孩,农村学校生源大幅回升也并不看好。徐建忠说:“农民的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大量有生育能力的农民平时并不生活在农村,再生一个孩子,还会带在身边。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主要是留守家庭的孩子需求比较强烈。”
针对农村生源减少的现状,基层干部建议,要将城乡教育布局和城镇化发展统筹起来进行优化,改变目前分散、低效的投入方式。例如,壶关县东柏林学校在校生数量已经减少到9个班、278人,这两年仍投入了400多万元。与东柏林学校仅相隔七八里路,就是十分现代化的壶关镇明德学校,但受限于乡镇区划,无法合并办学。
壶关县教育局副局长韩学琴建议,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打破这种限制,适度集中办学,大力推广寄宿教育,才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样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于改善村教学点的环境,更好地发挥“教育兜底”作用。LW
刊于《瞭望》2016年第15期,微信有编辑
转发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